公益林作为城市绿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宁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力以赴筑牢公益林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加强宣传普及,提升保护认知。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以森林防火等日常工作为契机,全面加强公益林保护宣传。充分利用微信群以及传统的工作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林间地头,向广大林农普及公益林保护的重要意义,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此外,在公益林周边等人群密集且显眼的位置,设立宣传牌和标语,向公众传递公益林保护相关信息,增强公众对公益林保护的认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监管效能。积极采纳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公益林监管效能。借助林业移动应用平台,高效推进公益林权属信息的移动端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将这些信息无缝对接至公益林与天然林管理模块,成功实现重点公益林矢量数据的线上化,确保建设规模与地图标注面积、补偿对象与山林所有权、协议文档与补偿清单、补偿清单与资金拨付之间精准对应。此外,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手段,显著提升监管的精确度和即时性。
三是加强人员配置,提高管护水平。注重公益林管护队伍建设,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培训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林业政策、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预防等多个方面,不断优化护林员考核机制,有效激发护林员的工作动力。加大对护林员的日常管理力度和监管强度,确保他们认真履职,真正发挥其在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海宁市林业局)
公众号 |
手机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