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园林网 > 园林新闻 > 浙江园林 > 正文

温州市洞头区成功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

发表时间:2024-12-30 作者:浙江省林业厅 资料来源:不详
放大 | 缩小
1676870  365园林网12月30日消息:

  近年来,温州市洞头区坚决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通过三年时间集中拔除了全区6个疫点,成为继龙港之后全市第二个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的县(市、区),全力守住了海岛的绿水青山。

  一、坚持责任导向,健全防治体系。一是构建指挥体系。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重大林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作为“指挥中枢”,结合林长制,统筹协调全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建立区级林长定期巡,第三方监理动态查,主管部门现场核,乡镇全面搜,村级林长、护林员跟踪盯,施工队全程记的多方协同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实现监管闭环和疫情“即现即清”。三年来,各级林长巡林5353次,组织全区除治质量自查23轮,累计整改问题15处,通过高位监控发现并整改问题5处。二是明确责任链条。制定详细的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乡镇(街道)在防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构建起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从疫情监测到除治管控,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事事有主体,人人担责任,保证防治工作全方位、无死角推进。三是强化防治力量。组建专业的防治队伍、严格的监理队伍和负责的监管队伍,三支队伍协同作战,形成合力。通过每月一次开会研讨,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优化工作策略。三年来,共开展36次开会研讨,下发检查建议书2份。

  二、坚持效果导向,筑牢生态防线。一是科学编制方案。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洞头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及各年度防治方案,明确了防治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确保防治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二是层层推进防治。对发现的疫木,即刻启动送检流程,并依据监测数据反馈,开展周边区域“地毯式”疫木排查行动,逐株筛查,全面清理。之后,再设置诱捕器,精准诱捕天牛并再次送检,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操作流程,确保除治无死角。2024年,发现并送检疫木146个,诱捕并送检天牛3批次,累计实施打孔注药9072株,有效保护了健康松树。三是加强林相改造。实施林相改造工程,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能力。在实施十年林相改造规划后(2009-2018年),阔松比例从16∶84优化为73∶27,阔叶林面积逐年增加,生态效益显著提升。2024年,又启动第二轮林相改造(2025-2035年),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

  三、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执法监管。一是强化现场监管。成立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技术指导服务组和督查组,负责疫情监测和除治的协调、指导与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质量达标。对疫木严格执行雨天就地烧毁模式,加强野外用火管理,确保烧毁过程安全、环保、彻底。二是加强执法检查。联合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伐、加工、经营、使用、存放松木及其制品的行为,加强对涉松企业和个人的监管,从源头上遏制疫木扩散。2023-2024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开展活动13次,收缴房前屋后烧毁疫木5立方米,检查涉松企业5家,非松企业22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学校以及涉林企业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宣传工作、案例警示和政策解读,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在重点林区设置醒目的宣传标语和警示标识,时刻提醒过往人员保护森林资源,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松材线虫病防控的良好氛围,增强群众主动防控意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温州市林业局)



分享到:




【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园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园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园林网联系。

公众号
 
手机版
365园林网官方微信
 
365园林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