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林业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全媒体记者采访活动,来自新华网、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日报、潮新闻等主流媒体记者,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等主题,多角度、全景式集中报道浙江林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
在常山,全省首创林事服务中心,打造多产业融合共富工坊正不断唤醒山林资源;在遂昌,林生“渔”、油茶林套种三叶青等绿色生态产品转化新模式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在浦江,工商资本“上山入林”,让林改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在建德,万亩标准化茶园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新路径;在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已是天台城市客厅,是湿地“溢出”效应的新尝试;在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以外围的“动”,保护内围的“静”,巩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丰收;在温州,三垟湿地改善自然环境打造人文胜景,提供“生态+文化”的湿地温州样板;在平阳,南麂列岛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走好“人海和谐惠民共富”发展之路……
记者们通过蹲点式观察,以点带面,发表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浙江林间奏响“共富”乐章》《逐“绿”前行 和谐共生 浙江林业高质量书写湿地合理利用答卷》《探索南麂列岛湿地一颗璀璨明珠》等作品50余篇。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绿色时报、浙江在线、澎拜新闻、学习强国等纷纷转载。其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浙江林间奏响“共富”乐章》一文全网传播量达363万,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流转机制、林业金融、采伐管理、国有林场和审批制度六大改革,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树立起“林改看浙江”的品牌。在湿地保护方面,自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以来,全省林业部门认真履职,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促进浙江湿地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在湿地生态效益溢出方面形成了一批成功案例。
(局办公室、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处、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管理处)
公众号 |
手机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