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深秋,安吉的生态美,从运动的视角得到生动的印证。黄浦江源片区的骑游大会、灵峰半程马拉松活动……这些体育活动,都有一个相同特征:置于绿水青山间,让参赛人员全程领略安吉的生态环境。
白鹭翩跹、层峦叠彩,一路好景相伴。“安吉就像个‘生态健身房’,置身其中,感觉脚步都变轻盈了。”参与灵峰“半马”的跑友陈岚江说。
安且吉兮,有人与人和谐的寓意,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安吉坚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并创新一系列保护制度和举措,构建生物多样性新格局,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制度上持续完善。建立以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为召集人,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制度,统筹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监测体系基本构建。在全省率先探索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动态监测网络建设,全域网格化布设红外相机225台;开展野生动物监测数字化改革,运用物联技术升级更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实现实时传输、实时监测,初步构建了“生物多样性观测站+观测样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体系。
扩繁救助成效显著。先后开展豺狼豹扩繁、安吉小鲵繁育、银缕梅保护、中华秋沙鸭和中华鬣羚种群监测与栖息地保护等工程。去年,安吉县就在野外放归安吉小鲵亚成体1500余尾,并在春季调查时发现越冬秋沙鸭种群数量达到80只。今年8月,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BA),以此肯定其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存续作出的重要贡献。
同时,安吉县深刻把握环境健康与物种生存的密切关系,入选2024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在环境品质的基础上,考量多维度健康因子,积极推动“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环境健康增值赋能”等管理模式落地,通过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筛选、监测评估,建立区域环境健康风险信息库,绘制全县环境健康风险分布地图,进一步为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探索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物种健康保护相适应的安吉经验。
截至目前,全县境内有原生脊椎野生动物471种、野生及常见栽培高等植物2272种,记录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二级保护动物60种、重点保护植物43种,是全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区之一。
被誉为“生态试纸”的中华秋沙鸭在安吉找到“家”、两栖“大熊猫”安吉小鲵成规模放归,这些案例都说明安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努力。一草一木,万物有灵;飞禽走兽,皆是宝藏,这也正是安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掠影。
(湖州市林业局,安吉新闻网)
公众号 |
手机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