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园林网 > 园林新闻 > 浙江园林 > 正文

林权抵押贷款 让“沉睡”林业资源变“绿色银行”

发表时间:2019-08-15 作者:浙江省林业厅 资料来源:省林业局
放大 | 缩小
1014322  365园林网8月15日消息:

  “单笔贷款额度不超过30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贴息采用一年一贴、据实贴息的方式,年贴息率为3%……”近日,庆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窗口工作人员来到安南乡安泰竹笋产销专业合作社,将林权抵押贷款有关事项进行详细宣传解读。现场村民就林权贷款、贴息等事项进行询问,直观了解了审批事项办事、办理林道审批许可时申报条件和所需材料。

  用林权证作为林权抵押贷款“通行证”来盘活林业资源已成为我县不少林农增收谋发展的固定模式,今年1-6月份,我县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78笔,贷款2764.617万元,申报贴息81.76万元。

  “利用林权抵押贷款,我在自家的毛竹林里开通了4条林道,打破了满山毛竹却无路运出的困境,“叫醒”了沉睡的毛竹林资源,实现家门口增收。现在我通过售卖毛竹、竹笋等资源,两年就有13万元左右的效益。”日前,获得新一轮林权抵押贷款的庆元县黄田镇仙湖村林农鲍达海说,有了林权抵押贷款,解决了其无竹林管护资金和林道建设资金的燃眉之急,激活自家60多亩毛竹林的产业价值,实现了增收。

  据悉,自2007年起,该县在全省率先迈开林权改革步伐,经多年努力,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林农增收。2018年,该县还创新出台《庆元县林权抵押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成为全省最早建立林业贴息贷款(财政、银行、林业)协同监管机制的县域之一。

  “林权抵押贷款惠及面广,不仅可有效解决农村农民融资难题,激活林业生产要素,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合理转化,还能进一步激发林农‘耕山’的热情,初步实现从‘砍树变现’到‘管树变现’的转变,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已成为广大农村农民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甄双龙介绍。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7950笔,共21.5亿元。正是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让林农把林权证变成了致富增收的“金钥匙”,破解了林农资金短缺问题,实现了林农从砍树到看树的转变,众多林农选择贷款变现、流转变现,依托森林旅游、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庆元县林业局)



分享到:




【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园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园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园林网联系。

公众号
 
手机版
365园林网官方微信
 
365园林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