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园林网 > 园林新闻 > 浙江园林 > 正文

德清“四举措”破解林下经济发展“四难”

发表时间:2019-08-05 作者:浙江省林业厅 资料来源:省林业局
放大 | 缩小
1155541  365园林网8月5日消息:

  近年来,由于竹产业市场需求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等因素,毛竹销售价格连年走低、竹产业逐渐萎缩、竹林退化明显,林农收入来源受到严重影响。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破解了“林下经济”发展四大难题,为林农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一是示范引领,破解推广难。据走访调查发现,林农普遍存在不敢尝试新兴事物、对参与林下经济缺乏积极性等问题,造成林下经济模式推广受阻。为此,该县以省级香水岭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为核心,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0亩,以此辐射带动全县林农。同时,以典型案例讲解、讲座等方式强化宣传,提高林农积极性。目前全县参与林下经济的农户达2万余人。二是专业服务,破解技术难。为加大对林农的技术指导,使林农充分掌握技术要点,培育“林下经济”技术骨干,该县邀请专家、教授以进村入户指导、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林下套种褐松茸、多花黄精等培训和服务工作,今年累计入村指导、培训60余次,服务林农800余人。目前庙前村、瑶坞村等已成功实现“林菌”“林药”等多模式种植。三是政策支撑,缓解资金难。针对林农缺乏启动资金用于“林下经济”发展等困难,该县出台《林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补助,通过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并免费发放“林菌”“林药”种苗,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用于林下经济发展。今年共落实林农补助资金140万元。四是打造品牌,化解销售难。为拓宽销售市场,注册了“香水岭”山珍系列特色品牌,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围绕“林下经济”产品的生产、销售,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衔接。同时,主动对接新闻媒体,加大对褐松茸等“林下经济”产品的专题报道,提高产品知名度。今年“香水岭”牌褐松茸干菇市场价达200元/斤,亩均增收9000元。

(湖州市林业局)



分享到:




【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园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园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园林网联系。

公众号
 
手机版
365园林网官方微信
 
365园林网手机版